在刚刚过去的2019毕业季里,埋头写论文的百万高校毕业生比以往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查重”这个词成为他们集中吐槽的对象。2019年,继翟天临学术风波之后,类似论文造假事件的不断曝光为学术不端敲响警钟,为了端正学术风气,维护学术规范,各大高校纷纷降低论文重复率,毕业生被迫不断查询、修正论文重复率以满足要求,这一度在毕业季引发热议。
“专有名词被标红难道要杜撰?”“文史类资料需要引用很多出处,低重复率的要求太苛刻了”“为了避重不能好好说话了”……降低论文重复率是否具有必要性?如何看待“低重复率即正义”?良好的学风如何维护?针对这些高校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半月谈记者走访了部分高校。
重复不等于抄袭,各种正常引用被查重软件“误杀”
一位政治学专业大学生表示,论文在查重中被标红的部分确实是重复,但重复不代表是抄袭。很多人的论文中都会有观点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引用部分学者的观点。查重所用的数据库非常全面,所以凡是相似的表述,或同一个词汇反复出现都会被标红,这种“一刀切”的处理给学生在论文创作中带来不少困扰。比如“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性政府建设的推进”这种官方性的话语,再比如有时论文中常需要引用政策文件,并且无法进行个人修改,但由于同一文件被许多学者都引用过,所以也会被认为是重复的内容。
一位法学专业大学生提到,在完成其个人毕业论文后,第一次查重发现的重复率很高。论文中有些关键词被查重软件认为和另一篇论文重复,可是两篇论文从主题到内容都没有任何关联性。另外,由于一些高质量论文引用率较高,容易被查重判定重复,许多学生被迫引用一些质量一般的论文。
查重被标红部分截图(1)
查重对促进原创有重要价值,但不可矫枉过正
原创性论文是作者借鉴前人成果思考的结果,查重与论文原创具有关联性,是可以证明论文原创程度的。论文查重不仅是保障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必要的技术手段,也是促进论文原创的重要措施。一位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认为,针对理科而言,论文中大部分都是实验数据,数据是很难有重复的,一旦数据被查重标红,也就意味着这样的论文会从本质上被否定。
查重被标红部分截图(2)
一位中文专业硕士生导师认为,论文查重具有必要性,对于论文的重复率要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但切记矫枉过正。比如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应允许他们有所借鉴,因为对本科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基础学术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怎么确定选题,怎么进行文献查询,怎么完整地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是更重要的事情。基于学习和研究性质的不同,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的查重率标准应该区分开来,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降重不能根治学术不端
一位政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认为,要防止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就要保证论文的低重复率,但一味降低重复率标准不利于建立正确的学术规范。学术本身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新看法或新视角,重复率检测可以反映出学生论文撰写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情况。在检测、降低论文重复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删减没用的“废话”,修改其中不合适的表述,在这个给文章“瘦身”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
但是,由于电脑查重具有机械性,一方面,很多非抄袭论文也存在重复率较高的现象,电脑的判定导致一篇原本高质量的论文为了片面降低重复率而被改得“面目全非”。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换汤不换药”,生硬地修改专有名词,最终使论文蒙混过关。这就违背了论文创作的初心,也让降低论文查重率有“治标不治本”之嫌。
归根结底,论文查重只是一种手段,运用得当能够促进学术规范性和净化学术生态,但过度倚重则会对正常的论文创作制造障碍。真正根治学术不端,还需从提高学校管理的公开透明度、约束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权力、加强对学生的论文指导等多方施策,促使学生建立诚信意识,潜心治学,让抄袭成为一件不敢为、不可为、不想为之事。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